第801章 一人而矣(2 / 2)

大明升职记 紫釵恨 2375 字 3天前

别人顶多是提供一两项中国没有的新技术,传教士手上有七千部西书,想提供什么技术都没有问题,他们可以选择向中国人提供什么层次的技术。。

但是德蒙斯的出现却是打破了这种垄断,天主教传教士能够提供的泰西技术德蒙斯也一样能够提供,而且德蒙斯纯粹是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信仰,比天主教传教士更加开放,如果说过去他只是单枪匹马的话,现在他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为柳鹏效力。

而且毕方济对于德蒙斯有着充分的了解,知道他曾经在莫里斯亲王的军队之中担任连排长的角色,是一位合格的步兵军官,能够向海北镇提供大量最急需的军事技术。

而垄断西洋技术的输入可以说是晚明传教士的最大优势,因此毕方济的声音也变得着急,他告诉徐光启与孙元化:“把这批人的来历搞清楚,我愿意与任何场合与这位丁专员会面。”

事实上搞清楚这批人的来历非常容易,孙光启与黄体仁之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有荐举让贤之情,关系非同小可。

而黄体仁曾经做过登州知府,当时是柳鹏的顶头上司,一直特别照顾柳鹏,与柳鹏之间的关系好得没话说,即使黄体仁已经从东兖道布政副使的位置上离任有年,但是双方一直保持极其良好的关系往来不绝,海北镇的使者常到黄家拜访。

因此徐光启找了黄府的两位少爷询问了一番,很快就获得了明确的答案,这批人确确实实是从龙口来的,他们甚至还带了柳鹏的亲笔书信,希望黄府能向他们推荐一些合适的欧洲人,只是和过去一样,德蒙斯提出的条件依旧让天主教士无法接受。

虽然德蒙斯给出了很高的报酬,甚至还有非常美妙的前景,但是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只要替柳鹏与德蒙斯服务就要放弃自己的信仰,严禁在柳鹏的统治区进行任何性质的传教活动。

德蒙斯甚至还公开告诉自己所招募的对象,如果愿意信仰传大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那么会有更美妙的前景与更丰厚的报酬,只是毕方济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并没有暴跳如雷,只是说道:“保禄,麻烦你跟这位丁专员好好谈一谈,让他充分知道我们的诚意。”

他知道自己出面不合适,但是让徐光启这位河南道监察御史出面,却是有事半而功倍,毕竟徐光启在大明朝也算是数得着的人物,而且就出身而言他远远高于丁宫。

丁宫只是一个吏员出身的小人物,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抱上了柳鹏的大腿,他一辈子都只能在吏员阶级混下去,而徐光启是则是前景无量的进士老爷,因此不管是毕方济还是孙元化都对徐光启与丁宫之间的这次会面充满了希望。

但是看到徐光启那严肃至极的神情,毕方济就知道这次谈判的结果并不象自己预期中那么美妙:“没有谈成?这位丁宫丁先生还是坚持柳鹏提出的条件不肯动摇。”

“不是!”

徐光启摇了摇头,他锁紧了眉头说道:“我当时向他表达我们的诚意,他明确地告诉我,在他出发之前他拜访了柳鹏,并向他提出招募技术人员的要求,结果这位柳少因为我们可以参与其中,给出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答复。”

对于中国天主教来说,把七千部西书全部转移到山东,而且还要派出所有最优秀的传教士、信众到山东帮助柳鹏翻译、推广七千部西书中的技术已经是难以接受的条件,更不要说柳鹏还要求三年之后才能给予天主教以自由传教权。

谁都不知道这三年之间会发生了什么事情,金尼阁之所以能征募到七千部西书来华,就是因为中国天主教的发展十分迅猛,但是他没想到在他返回欧洲的1616年发生了南京教案,大部分欧洲传教士都被逐出中国被迫返回了澳门,中国天主教的发展受到了一次重挫。

不管是金尼阁还是毕方济都觉得自己不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柳鹏的一句毫无法律效力的保证之中,何况这个保证还要等到三年以后才能实践。

因此毕方济觉得柳鹏改变主意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那为了获得一份自由传教的命令,我们需要付出什么,是要七千部西书,还是我们必须全力支持他的一切行动?”

只是徐光启却是摇了摇说道:“丁专员告诉我,柳少可以不需要七千部西书转移到龙口在他的控制之下,也不需要我们派出所有最优秀的传教士与信众,他只需要我们派一个人全力去为中国的子民奉献一切牺牲一切!”

“只需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