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证实(1 / 2)

金陵春 吱吱 1944 字 27天前

听了程池的话,大家久久都没有说话。

就算是普通的大户人家,一下子死了四个儿子,也会元气大伤的。

送程池出门的路上,周少瑾就忍不住低声和他耳语:“难道真的是四皇子做的?”

“现在还不知道。”程池沉吟道,“至少有那催情香是五皇子的人趁乱点的证据……照我看来,可能是大家都盯着皇太子吧!皇太子一出事,纷纷落井下石,最后闹成了这样的局面。”

周少瑾叹了口气。

第二天,不仅阿宝受封的诣意下来了,皇上还立了皇长孙为皇储。

这又与前世不谋而合。

以后会发生些什么事,已经完全失控,她也不知道了。

等谢氏正式进了门,双朝贺红,三日回门之后,程劭的病也痊愈了,选了个沐休日,周少瑾就在家中设宴招待谢氏。

程劭等人都来了。

常姑姑在一旁服侍着。

男一桌在花厅,女一桌在厢房。程家的几位姑爷也都在场,气氛很好。

吃完了饭,撇了酒筵上了茶,男人们说着朝野中的轶事,女人们说着家长里短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四处奔跑嘻笑着,韫哥儿在乳娘怀里拍着小手,屋里喧哗着,就更热闹了。

郭老夫人听着外面小孩子的吵闹声,笑眯眯地道:“四月初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柘潭寺上香去。”

柘潭寺在郊外,一去一来就要花上一天的功夫,若去那里上香,晚上势必得住一晚。

郭老夫人这样么说,醉翁之意就不在酒了。

众人都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出去玩乐,纷纷响应。又派了人去告诉在花厅里服侍程劭的常姑姑。

常姑姑有些意外,随后笑着应好。

花厅里程家的男子也就都知道了。

程泾笑道:“我们也跟着一道去吧?正好给二叔父去上炷香。”

五皇子的事于别人可能是秘密,于程泾这样的内阁大佬则不然。

程泾觉得程劭病得真是时候,至于这病情……皇上都承认了,他自然也不应该怀疑。

倒是程池趁着这个机会给皇上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不仅觉得他人品端方。而且学识渊博,君子六艺无所不通,曾私底下笑程池:“你若是收收心,只读那四书五经,恐怕就不仅仅考个进士了。”还和程劭说,应该让程池去翰林院做个侍讲学士,教皇子们读书。

程劭当时还替程池谢恩。说若是能去翰林院做个侍讲学士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惜皇上说过这件事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听说是初二的时候见三皇子、四皇子几个去给他请安,想到了死去的皇太子,曾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下旨将一直晾在旁边没有理会的原詹事府的詹事、少詹事等东宫的属臣都外放为官。

顾绪也没能幸免。

他被任命为太原知府。

程筝想跟着顾绪去任上。顾家的长辈很赞成,顾绪却怕程筝不习惯太愿的气候,不答应,但程筝主意已定。而且还决定将顾宁和顾中一块儿带去太原,为这件事。顾绪前几天还曾请袁氏出面相劝。

袁氏相劝无果之后,求到了郭老夫人这里。

结果是顾绪没能劝动郭老夫人让程筝和孩子留在京城,反而让郭老夫人给劝住了,答应带着程筝和孩子们一起跟他去太原。

他们三月初二之前必须抵达太原。

这可能是程筝和顾绪在程家这几年吃得最后一顿饭了。

想到这里程泾就有些不舍。

其他两个孩子程箫嫁去桐乡。这两年才来京城,程许干脆就是在金陵长大的,前几年为了参加乡试才到京城和他住了几年,只有程筝,自出嫁之后就一直在京城,和他相处的时候最长,也最贴心。

程泾不由叮嘱顾绪:“以你的能力治一个太原府绰绰有余,你若有时间,不妨多陪陪阿筝母子。他们随你去太原,一个人也不认识,能依靠的只有你了。太原又是燕赵之地,多豪杰,男子读书固然重要,六艺也不可放松,正好可以请人教宁哥儿和中哥儿一些拳脚功夫,强壮体魄,至于读书,晚些也不要紧。

“皇上如今封了皇太孙为储君,你是曾经服侍过他父亲的人,只要老老实实地呆在太原,沉住气不要出什么乱子,等到皇太孙登基,回京城也就是迟早的事。

“去了太原,你记住一定要韬光养晦,不可闹出什么事端来。”

程池听了不以为然。

皇太孙对自己父亲的这些属臣到底是心怀感激还是心怀怨恨还不好说,曾经的詹事府少詹事去了太原却窝窝囊囊的不作为,至少间接证明了顾绪的无能,还提拔个什么啊?何况照周少瑾的说法,皇太孙未必就能比皇上的寿命长。

可到底支持谁登基,真是有点伤脑筋起来。

程池想着,转身去拿了封信给顾绪,道:“这是太原名儒王芝的名帖,杨寿山与他是忘年之交,你去了太愿不妨先去拜访他,让他跟你讲讲太原的事,强龙不压地头蛇,有了本地乡绅的支持,你这知府才能做得平安无事。”

在座诸人听着愕然。

程泾更是开门见山地道:“你现在还和杨寿山有来往?”

“是啊!”程池不以为意地道,“我前几天还让人给他们家送去了二百两银子——杨寿山的母亲病了。”